header_picture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培训班简讯

更新日期: 2017-02-21   访问次数: 530

    为提高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201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主办,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重点实验室培训班在杭州举办,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副司长陈志宇、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吕林参加培训典礼并发表讲话,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科技处处长张霞主持培训。每个重点实验室派出了2名科研骨干参加培训。

    培训以专家授课和分组研讨的形式进行。此次培训邀请的专家及其授课主题分别为: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浙江大学体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体育系主任王健教授,浙江大学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主任耿卫东教授,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李峙教授,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国家级教练员张亚东教授。

    徐志磊院士授课的主题是“智能系统与创新设计”,介绍了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以及当前主要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进展。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终端等现代技术的支持下,人类许多精细化的工作经数学计算形成标准化程序后,进入了以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为特征的新技术时代,这些新理论和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在体育装备、运动技术优化、大众健身、体育科普等方面。

    李峙教授的授课主题是“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体育与健康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当前虚拟模拟技术的发展和最新研究和应用状况。目前最新的立体空间模拟技术,在娱乐、工业设计、社交、教育、消费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模仿现实的虚拟技术,可以设计科学、合理的运动技术并进行分析,在健身器材设计、赛事直播、运动服装设计、康复训练、运动医疗、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健教授的授课主题是“SEMG研究进展面向体育科学研究和应用”,介绍了当前肌电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为脑电、心电、肌电三大生物新技术之一,肌电信号是肌肉系统功能变化的灵敏反映,通过对肌电信号变化的监测,可以了解运动员肌肉功能状况,以及人体不同部位肌肉在产生刺激时的变化特征;该项技术运用在训练中,可以对运动员不同部位的肌肉效能进行分析,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并预防运动伤病的发生;在医疗康复中,可以及时了解康复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张亚东教授的授课主题是“从运动训练攻坚克难的基础保障角度谈科研工作”,从教练员科学训练的角度,提出了科研人员应该如何做好运动队的科研保障,强调了运动队科研工作的重点是以实事求是和科学的态度对待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根据比赛的实际,全面、系统考虑运动队科研工作,将科学的理念贯彻到训练的每个环节;他特别强调了心理学在运动训练中保持团队良好合作关系,以及保持运动员积极训练的重要性。

    耿卫东教授的授课主题是“人体运动数据的获取与仿真建模”,介绍了当前人体运动数据的获取方式及其特点,特别是无标记单目视频方式捕捉人体运动轨迹技术。该技术综合运用现代高端技术,构建人体运动的仿真建模。对于体育运动来说,可以更为方便地获取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术数据,分析并制定运动员的技战术,并在模拟对手运动技术、编排设计动作技术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此次培训涉及现代物理科学、心理科学、生物科学、训练实践等科学技术领域,授课专家介绍了这些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并分析了这些科技知识在体育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参加培训的体育科技人员也涉及训练学、医学、心理学等许多领域,培训使大家从不同的视角了解科学,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理念的丰富,以及与运动训练实践的结合都将产生积极影响。